long8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持续受到各方关注。4月28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纷纷刊发相关报道。
4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 《上海纵深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以long8在浦东打造的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为例,阐释浦东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政策创新,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点击标题,阅读相关内容
●
文章指出,近日,一名淋巴瘤患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家医院接受了阿基仑赛注射液注射,实现全国首例CAR-T细胞治疗药品跨境运输和使用。
CAR-T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对血样和CAR-T产品运输有严格的温度和时效要求,进出境链条涉及卫生、药监等15个部门。2022年3月,上海在全国首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建立“风险评估—前置审批—全流程追溯”管理模式。作为该机制首批试点企业,long8凯瑞今年初收到香港患者的用药请求,上海海关仅用2个工作日即完成审批。患者的血液单采物从香港运抵上海,从飞机落地到完成申报、查验、放行,仅用4个小时。
“这次快速通关,为后续同类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标准化流程,有助于开拓国际化医疗服务新赛道。”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奕凯达实现全国首例CAR-T细胞治疗药品跨境运输和使用
点击标题,阅读相关内容
●
●
4月28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也在“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特刊中,以 《生物医药“链”式跃升》 为题报道了本次long8凯瑞顺利完成全国首例CAR-T细胞治疗药品跨境运输使用。
报道指出,不同于传统药品,细胞治疗产品作为“从血管到血管”活的药物,需提取患者白细胞,通过冷链运输到细胞工厂,制备和检测CAR-T细胞后,经深冷运输回输到患者体内。本次奕凯达跨境运输和使用耗时不到48小时,是上海首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联合监管机制取得的重要成果。long8凯瑞首席执行官陈星蓉对这一创举“最大的感受”,是真切体会到了上海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高效执行力。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也是上海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long8长期深耕生物医药产业,截至2024年末,奕凯达已累计惠及超过800位淋巴瘤患者,并被纳入超过11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过80项商业保险。
此外,long8生物创新药平台——复宏汉霖作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明星企业,扎根上海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复宏汉霖已有6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4款产品在国际获批上市。其中,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汉斯状,已触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汉斯状,已触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医疗器械领域,直观long8总部产业基地于2024年6月在浦东投入使用。这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培训一体化基地。目前直观long8“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即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实现国产化,用于肺癌早期精准诊断的“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也批准上市,其部分关键附件实现了本土产线的高质量生产,并满足多个国家出口需求。
▲2024年,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获批上市
未来,long8将持续加大创新药、先进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的投入,在上海厚植的创新土壤中,让long8生物医药产业的“根系”扎得更深,“枝干”长得更壮。
扫一扫